4月9日,中國地質學會在深圳為獲得第二批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的30家單位授牌,甘肅地質博物館和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榜上有名。
甘肅地質博物館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紹甘肅省自然資源概況的自然類博物館,是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娛樂休閑諸功能為一體的公益性設施,它以社會公眾為主體,以青少年學生為側重點,兼顧專業人員和高校教學實習的一般需求,同時也是對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地學知識普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近年來,甘肅地質博物館科普基地能力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科普展教資源得到高效利用,科普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科普基地組織和科普架構更趨合理,形成較為完善的科普教育保障體系,有效地提升了自然資源事業公眾認知度,以典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為主要功能的地學專業博物館建設呈現加快發展的勢頭。
甘肅省地質環境監測院為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為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從業人員及廣大職工進行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知識培訓、防災技能培訓、專業教學及生產實習、科學研究等各個方面的業務能力培養的平臺,為甘肅省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提供“軟”實力保障,建有一個300平米的現代化多功能地質災害防治教育培訓中心。該中心除了能滿足傳統簡單的會議要求外,還能瞞足清晰圖像演示功能,由大屏幕顯示、多媒體音視頻信號源、音響、切換和中央集成控制幾大部分組成,具備先進功能的DVD和錄像機以及實物和圖文傳送器,通過大屏幕投影機還原其圖像,通過中央集成控制設備,控制室內所有影音設備、信號切換、燈光、屏幕切換、音量調節等等功能。
中國地質學會為貫徹落實科技強國發展戰略,普及地球科學知識,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16—2020年)》、《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精神,依托自身地學行業優勢,開展地學科普研學體系建設工作而評選設立地學科普研學基地。目前,甘肅已有3家單位通過評審被授牌,通過授牌必將進一步促進我省地學科普研學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