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上午,甘肅舟曲重大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及綜合防控技術研討會在監測院召開。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首席科學家殷躍平、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地質災害調查室主任王立朝等一行出席了會議。省自然資源廳總工兼地質勘查管理處處長徐東,省地礦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趙愛,地質工程勘查管理處處長陳國譽,在蘭院領導、專業技術人員3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
研討會上,就舟曲地災防治綜合治理方案如何落地,殷躍平提出了具體建議。一要從科研角度入手,以空、天、地一體化方法對舟曲變形特征做出分區安全系數;二要利用新型技術手段對舟曲滑坡點的道路修整擴建采取局部拱圈施工方法;三要加強監測預警系統功能,提前進行工程治理;四要進行動力學模擬與分析,對堵潰型泥石流進行風險評估。
王立朝以建立舟曲易滑地質結構隱患識別的技術方法體系為主目標,從白龍江流域控滑構造與大型滑坡時空演化規律、流域性地質災害鏈風險評估與綜合整治方法示范研究、高位遠程地質災害工程防治技術方法、新型泥石流預警監測設備及預警技術方法、排水抗滑結構設計、生態修復六個方面介紹了甘肅舟曲重大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的總體實施方案,得到參會專家和代表的充分肯定。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王文沛、張楠博士分別對特大型滑坡排水抗滑新興技術、高位遠程地質災害綜合防控技術進行了技術交流。殷躍平介紹了舟曲重大地質災害研究實施方案。
趙愛對自然資源部專家組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的謝意。他強調,白龍江流域和舟曲地災防治是我省地災防治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各地勘單位要密切配合,提前謀劃,切實做好技術保障支撐,對重要災害點及時提前進行調查排查,發揮好防災減災的主力軍作用。
徐東在總結時指出,殷躍平團隊進駐我省對白龍江流域進行的地災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了我省地災防治工作技術和管理水平。今后將要加大對地勘隊伍的技術和管理培訓,省市縣三級管理部門和技術部門要全力配合,為我省白龍江流域地災防治工作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