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省地礦局分別舉辦推進地勘工作轉型升級系列講座第十四講和第十五講。第十四講邀請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趙文智作“干旱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生態系統管理的若干思考”專題講座;第十五講邀請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副院長、水工環高級工程師李文東作“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護修復探索與實踐”專題講座。講座通過現場輔導與線上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設1個主會場、8個視頻分會場。
局黨委書記、局長梁育才在主會場參加兩個專題講座學習。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趙愛主持講座。

趙文智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水文及水土資源研究室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和國家生態環境野外觀測研究網絡站——臨澤站首席科學家。趙文智教授緊緊圍繞“干旱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生態系統管理的若干思考”這一主題,系統闡釋了生態學的發展演進,深入分析了干旱區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結合案例分享了自己在干旱區生態環境建設與生態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對開展干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意見建議。
李文東現任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副院長,水工環高級工程師,先后主持完成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設計項目60多個,主持完成劉家峽水庫沿岸金家溝等5條小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等重點生態修復項目設計、施工等任務。李文東從政策背景、山水林田湖草試點工程概況、新一輪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申報要求等方面,全面介紹了“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項目申報工作經驗,交流了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實踐收獲。

趙愛在主持講座時強調,局屬各地勘單位要充分利用自身在數據、專業、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加強在生態保護新理論、新課題、新領域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積極同國家有關部委和省直有關部門溝通對接,主動與相關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打破領域之間壁壘,暢通專業之間合作,積極拓展和深度融入生態保護與修復各個領域,努力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趙愛指出,三勘院牽頭編制的《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工程實施方案》成功申報,既是我省地勘行業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也是我局地勘單位主動服務地方政府工作的典范,為局屬地勘單位從源頭上謀劃項目,深度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借鑒。局屬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布局、任務要求,聚焦水源涵養、水土流失治理、防洪能力建設、污染治理、地質災害防治、鄉村振興、綠色生態產業培育等,不斷增強服務地方政府的整體性、全局性、系統性、前瞻性,切實增強從源頭介入、謀劃、推進項目的意識和能力,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服務支撐,著力推動全局地勘工作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局機關部分工作人員,局屬單位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業務分管領導及相關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共260余人參加講座學習。